项目名称: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项目地点:中国北京
建筑师(事务所):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工作室)
设计时间:2007-2009
建造时间:2009-2012
建筑面积:64,973 平方米
用途:媒体办公,演播工艺,餐饮服务,地下车库,附属配套设施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是一个集电视节目制作、办公、商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通常媒体建筑都有演播厅等的水平布局大空间,也有竖向布局的办公楼标准层。这两者很难取得统一的效果。在本项目中,设计师借助莫比乌斯圈的图解,将高层办公区和媒体演播室融合起来,在满足全方位提供节目制作场地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和体量,独特的建筑形态与朝阳公园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为一体。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全方位的开放性,人们可以在其中体验媒体文化的魅力。
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将具有独立维护使用的空间包裹在里面,体现了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共享形公共空间。
在东西两个共享空间内,设置了连续的台阶、景观平台、空中环廊和通天的自动扶梯,使得整个建筑充满着动感和活力。此外,建筑造型取意于“莫比乌斯环”,这一造型与不规则的道路方向、转角以及和朝阳公园形成和谐的关系。连续的整体感和柔和的建筑界面和表皮 ,体现了凤凰传媒的企业文化形象的拓扑关系,而南高北低的体量关系,既为办公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避免演播空间的光照与噪音问题,又巧妙的避开了对北侧居民住宅的日照遮挡的影响,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构想。
此外,整个建筑也体现了对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光滑外形没有设一根雨水管,所有在表皮形成的雨水顺着外表的主肋导向建筑底部连续的雨水收集池,经过集中过滤处理后提供艺术水景及庭院浇灌。建筑具有单纯柔和的外壳,除了其自身的美学价值之外,也有缓和北京冬季强烈的高层建筑的街道风效应的作用。建筑外壳同时又是一件“绿色外衣”,它为功能空间提供了气候缓冲空间。建筑的双层外皮很好地提高功能区的舒适度和建筑能耗。设计利用数字技术对外壳和实体功能空间进行量体裁衣,精确地吻合彼此的空间关系。共享空间利用30米的高差的下大上小的烟囱效应,在过渡季中,可以形成良好的自然气流组织,节省能耗。